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

伊斯蘭觀點中的正義

「在美國最著名大學——哈佛大學的法學院正門入口處的牆上,銘刻古蘭經《婦女章》第135節明文,並稱其是歷史以來,對“正義”這個詞最偉大的表述。

這節尊貴的古蘭經文被銘刻在哈佛大學法學院正門入口的牆上。該面牆專門用來銘刻歷史上,關於“正義”一詞的最主要的表述。

這節古蘭經明文的容是:“通道的人們啊!你們當維護公道,當為真主而作證,即使不利於你們自身,和父母至親。無論被證的人,是富足的,還是貧窮的,你們都應當秉公作證;真主是最宜於關切富翁和貧民的。你們不要順從私慾,以致偏私。如果你們歪曲事實,或拒作證,那末,真主確是徹知你們的行為的。”(婦女章:135)

哈佛大學法學院稱,這節古蘭經明文是歷史以來,表述“正義”一詞最偉大的詞句。」

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

容忍比報復更好


路上看到不是穆斯林的朋友,古蘭經穆斯林「以眼眼」、「以牙牙」。被人攻,我還擊

看看古蘭經是怎麼說的:

蘭經16章第126

「如果你報復,就應當依照你所受的害而報復。如果你容忍,那於容忍者是更好的。」


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

伊斯蘭的正義觀

譯者:侯彥伯 (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生)
作者:水谷周

(1)不管一個社會再怎麼富裕或安全,只要充斥不正義現象,人們的情緒便會焦躁不安。近來的阿拉伯革命,「正義與自由」成了最顯著的信條。然而在日本,所謂「正義」的詞彙是具有堅忍不拔的象,因此並不是那麼為人所悉。除了在所謂「正義的伙伴,月光假面」法之外,並不那麼常聽到正義為何。因此接下來,作者試著闡述伊斯蘭的正義

 (2) 正義是指個人走在 阿拉的主道上,行正當之事;不正義則是個人權利遭到不正當的壓抑與剝奪。雖然有點難理解,但在此所謂的「權利」是等同於「真理」因此,所謂的正義便是同熱愛堅信真理一樣,而所謂的實踐正義則是與遵從真理等。如此一來,結論也就明瞭,即正義信仰有絕對的關係。

(3) 伊斯蘭強調慈憫,所以「慈憫高於正義」的犯罪案例成為關注焦點即有人願意放棄其權益,以慈悲取代失去的權益。如,債權者對債務者延長償還期限,或取消債款等情況,便是債權者憑藉慈憫而寬恕對方的做法。

(4) 古蘭經記載者 阿拉授權人類主持公道的經文。伸張正義一事是必要的。人們在最後會有公正審判,建立在正義與公平的基礎上。伊斯蘭教義最終目的乃是為了判斷正邪且實踐正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