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

一個台灣穆斯林的想法


針對台灣媒體近日對於中東群眾示威反美的報導,身為台灣的ㄧ位穆斯林有些想法。首先從有伊斯蘭以來,穆斯林社群從未免於外來者的攻擊與污衊,但是先知穆罕默德教導信徒不要訴諸暴力解決問題,而是憑藉堅忍與毅力求助於真主的襄助。這在先知的故事與古蘭經的多處章節都能查證。如經文提到:「至仁主的僕人是在大地上謙遜而行的;當愚人以惡言傷害他們的時候,他們說:『祝你們平安』。」(25:63) 或是「你應當以最優美的品行去對付惡劣的品行。那麼,與你相仇者,忽然間會變得親如密友。」(41:34)

另外,針對新聞與談話性節目提到中東群眾反美運動,燒美國國旗、包圍美國大使館,甚至殺害駐利比亞的美國大使等消息,事實上,多數穆斯林也為此感到難過與遺憾。的確,污辱先知的電影、小說或是漫畫都是每位穆斯林不能接受的行為,西方人士不能以「言論自由」之名,傷害到每個穆斯林的情感。但是,穆斯林社群的不滿表達方式有很多種,未必如新聞中所報導的那般缺乏理性與訴諸暴力。暴力不但無法解決問題,反而在媒體的強力放送之下,容易給外界認為所有穆斯林都是這類團體的印象。

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

先知與Aisha的真實故事


【英國衛報:穆斯林讀者投書】

一位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博士的女性穆斯林,發表ㄧ篇「先知穆罕默德與妻子阿伊夏(Aisha)」的文章,反駁之前電影「無知的穆斯林」對先知的毀謗。

該文首先澄清外界攻擊先知迎娶當時只有6歲的Aisha事實。作者認為當時Aisha的年齡可能誤傳,但可以確認是Aisha是在身心成熟之後,才嫁給先知。第二,提到伊斯蘭婚姻條件,婚姻的成立必須經由雙方的同意,而且女性有權利選擇自己的配偶。

另外,先知的婚姻在那個動亂的時代,是ㄧ種連結部落、彌平糾紛與照顧寡婦等社會與政治功能。先知的妻子們,絕大多數都是寡婦。因此必須從歷史背景瞭解先知的婚姻關係。

先知與其妻子間的關係,是穆斯林學習的榜樣。如先知與Aisha關係融洽,相互尊重。他們感情好到喝同ㄧ杯水,或是賽跑競賽。

Aisha同時也是穆斯林女性的範例。她曾經在ㄧ場戰役中,騎乘駱駝指揮軍隊作戰。她有堅毅的性格與幽默感。先知曾告訴當時的穆斯林說,若是他不在,穆斯林可以去與Aisha協商。當先知過世後,Aisha成為當時最傑出的學者,她是政治人物、學者與法官。Aisha無論在精神、行動與知識上,依舊是今日許多穆斯林女性的典範。

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

古蘭經第七章 高處 1-18節 經文講解筆記

地點:台北清真大寺 
時間:2012.9.9 10:00-11:00
主講人:Ibrahim Chao (伊斯蘭法學博士)
內容摘要:
高處章頒降於麥加,圍繞者「認主獨ㄧ」的主旨。這段章節共有206節經文,簡要歸納幾點特點:
1. 該章常提到「亞當的子孫」或是「以色列的子孫」。
2. 提到眾先知的故事,如Musa (摩西)與Noah(諾亞)等前人的故事。
3. 末日的情景。
4. 譴責不傳遞 安拉訊息的學者。如經文175-176節提到,形容那些人「依戀塵世,順從私慾,所以他像狗ㄧ樣,你喝斥他,他就伸出舌頭來,你不喝斥他,他也伸出舌頭來,這是否認我的跡象者的譬喻。」


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

信仰唯一的造物主 完全地仰賴於祂


伊斯蘭本意為順從 安拉,穆斯林則是順從 安拉的人。伊斯蘭信仰的第一條件是相信唯一的造物主,以及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ㄧ位使者。順從 安拉代表穆斯林要百分之百的相信,且不帶有任何保留。信仰是相信尚未發生或是至今未被證明之事。穆斯林無論在今世的ㄧ切好壞,都是由 安拉所安排與定然,沒有任何抱怨的理由。今世對於穆斯林來說,只是後世的ㄧ個測試與中繼站。【古蘭經】許多章節皆提到何謂今世?穆斯林該如何看待今世?